首页 » 热门楼盘推荐 » 建议:20年200万亿投资达成新能源体系,彻底解决绿色地球问题

建议:20年200万亿投资达成新能源体系,彻底解决绿色地球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专题:财经年会2024:预测与战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财经》年会2024:预测与战略于11月22日在北京举行。金融专业人士、中金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管理实践访问教授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很高兴参加财经的论坛,一转眼这是第21届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讨论平台的作用。我今天的题目也是大会的题目,就是“理性认知世界,重整发展逻辑”,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好。

  我们这一节是探索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新动力(***)。我简单讲一下什么是理性认知?我想是一个客观的对于经济的认识。我这里用了“国家账户体系”,联合国通用的一个经济信息的统计。基本概念有大家最熟悉的产值、消费、投资。

  经济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它有很多的变量,国家账户体系能够把经济方方面面的数据非常系统的统计起来,我做了一个全世界和中国的对比,今天时间关系,我不深入讲这些。

  看到有这么一个整体的概念,就是怎么样去认识它。世界经济也像一个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它都可以有这么一套账本,有自己的产出、销售,资产、负债等等,我们从这里面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情况。

  比方资产收益率,概念是说我们以前建立经济总体的资产和每年新产生的经济产值的比例关系,可以看出来,从1998年-2008年是一个上升的过程,我们都知道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它有一个系统性的下降,后来有点趋平。从周转率的角度也是这个逻辑,就是有所恢复,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处于相对比较低的状态,我们需要提高经济的效率,包括投资的效率。

  我今天想重点讲的就是探寻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新驱动,比如这两年有了大量的关于双碳的讨论,比如碳达峰、碳中和。

  我做了一些计算,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碳排放从1850年开始到现在差不多是170多年的数据。红线是一直在上升,蓝线是大气里面二氧化碳的强度,也是从1850年的285到了现在412,差不多增长了50%。

  从气象的研究上可以看到,这就是碳排放直接的结果。碳排放出来以后,在物理世界里面,就包括了海洋、大气、生物圈最主要是植物,中间总的排放如果折算出来是6.9个PPM每年,其中有1/3是被海洋吸收了,这跟我们中学物理里面学的气体分子能够溶解于水产生的结果是一样的。绿色的是植物圈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一部分,还剩下差不多1/3,最后剩余在空气中,这是地球大气系统产生的结果。

  这对气候环境的直接影响是,现在的温度比170年以前平均的气温增加了1.5度,这是气象科学家做的一个预测,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了1倍,那大气平均温度会升高3度。目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了50%,温度升高了1.5度左右。

  我们大家都感觉到了,包括这两天天气又在剧烈的变化,大气的影响最后会出现恶劣天气频发,我想大家都比较深刻的感觉到了。根据气象科学的研究,这都是由于我们人类的活动,主要就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引起气候系统的变化,因此,这是我们为什么要改变,为什么要重视新能源的开发,为什么我们要实现“双碳”目标的道理。

  解决办法就是用新能源,包括风、光,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光,当然风也有相当的作用。

  太阳能是我们地球上所有运动能源的来源,它也是足以为人类未来得经济活动提供足够的能源。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太阳照在地球上,地球的水平面,光线有一个斜射。有一个太阳常数,就是在大气层之外,太阳辐射到地球距离的时候,它的能量每平方米有1367W,穿过大气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有54%,也就是将近一半能够透射到地面,每天的等效日照时长大约为7.6小时,不同纬度还有不同纬度的因素。总而言之,这给我们提供了太阳能的基础来源。

  新能源技术科学系统由发电、储电、输电、用电组成。从太阳到光伏板,到输电线路,我国西北地区是平均太阳辐射强度最强的地方,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口、工业都是在中国的东南部,所以要通过一个长途的输电输过来。

  我做了一些基本的测算,根据目前市场上的数据,这还不是个很激进的数据,从发电光伏板来讲,从每瓦1.8块钱一个标准的光板,反算过来,我们每年的用电总量8万亿度电/年,如果你把用电的总量除以365,每天大概是230亿度,用多少光伏电板才能发出这230亿度呢?折算下来是300亿平方米,即3万平方公里。

  3万平方公里大概是多大呢?大概是海南岛大小。我们国家土地面积是在1000万平方公里上下,因此这个面积相对还是很小的。

  光伏最重要的问题是间歇性,昼夜不一样,如果晚上还需要用电怎么办?那就一定要有储电,这个储电也可以粗略估计一下,如果我们一天用电是230亿度,如昼夜用电差不太多,有一半你要把它储下来。如果储1度电的电池成本是3000块钱,那我们算出来整个的投资,储电是183万亿,总投资要253万亿,折算下来就是1.5块一度电,原来的火电基本上就是6毛钱一度电,基本上是火电的2倍多一点。

  在这样的体系里面,就是发、储、输、用我们全方位投资可以做到,但是它暂时比火电要贵。但我最近去旧金山开了一个能源讨论会,也听到他们很多的机构已经做到1000块钱一度储能成本,这样最后折算下来,我们的价格就跟现有煤电价格差不太多了,还是要高一点。

  但是如果我们再有一个更系统规模的储电方式,比方有抽水蓄能,特别是抽水蓄能有更为新型的方式,一个比较新的思考角度。

  过去是说给你一个水电站,你再找第二级的水库,在这个前提下来做水的储能。大家听说过重力储能的方法,它是通过重物的提升和降落来存储或者是发电,如果我们双子水库,一个在高水位上,一个在低水位上,通过水的来回循环。我们做一个估算,那样的成本更会大幅度降低。

  我举个例子,长江三峡水库,原来历史记载我们总共花了约2500亿投资,它水库库容量达到400亿方,这400亿方如果有100米的高差,正好就可以产生100亿度的电能。

  如果要这么算的话,我这100亿度的电能用这样的水库来做,我单位成本就变成25块钱一度,就比我们刚才说的3000块一度和1000块一度要低的多得多,这样就可以使整个新能源光电成本,总体成本就变成比火电还要便宜,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就是我们光伏科技的进步已经到了足够成熟的阶段。就是根据现有的能够做到的电池的水平,已经让光电的成本比较接近于火电,虽然还是要偏贵一点。

  这里面有一个相关的逻辑,光电的成本比火电高出这部分,应该把它看成这是适当的碳税标准。所谓碳的价格,我现在如果用光伏全部把过去火电替代了,那就是没有碳排放了,就没有碳的外部因素,我比它多花的成本就相当于我把外部成本内部化了。刚才讲到如果我们继续在储电的基础上再迅速往前。一些朋友讲,储电成本在未来3年、5年,10年之内再降掉一半完全是可能的,如果再降掉一半的话,就非常接近火电的成本了。如果再能做到抽水蓄能,一种新型的大规模储能的话,它也只需要大概几百亿的库容,我们甚至可以从山的地形,找到有山坡的地方,有自然的凹陷,围起一个坝成为一个高位的水库,在一个高差之下再找另外一个低水位水库,这样的地形是能找到的,这样系统的储能成本又会十倍百倍的降低。这样的话,我们就彻底完成了向一个新能源体系的转移。

  这个转移的过程就是右上角那张图表示的,就是怎么才能最经济、最有效的转移?我们看到红线是现有的装机,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到最后24亿千瓦。如果我们宣布说以后再也不再修建火电发电的设备厂房,实际上,这个时间点就变成了我们的碳达峰,就是我不再修更多的火电了,所以它煤炭的消耗就达峰了。

  随着资产设备自然折旧,如说20年,每年折掉5%,20年以后它自然变成0了,变成0了以后,也就是我们达峰了。所以从这儿看,如果2023年宣布我们开始停建所有的火电,20年以后我们就是碳达峰了,因为随着它自然折旧的过程,我们替换它的都是绿色发电。

  定电还是这样需要的,那我就把一个等量的绿电投资作为补充,而且这也同时说明即便是老的火电系统的能源公司,他也可以完成自身的转型。因为他可以用老电厂产生的现金流,利润和折旧,他拿这些钱去投资新的替代的绿色发电产能,这样等20年以后,老能源公司就变成一个全新的能源公司,而且这些老的火电设备也都是物尽其用,因为你是最后完成它自然折旧,这个就系统完成了能源的转换。

  这样估计下来,总共是200万亿的投资,要20年完成,每年就是10万亿左右的规模。现在我们也谈到经济发展的调整问题,比方说我们的房地产,过去房地产每年也达到10万亿左右的规模,现在我们恰好可以转换到新能源投资,因为房地产相对来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足够中国目前的需要了。

  新能源是我们新的目标,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存环境包括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所以这是完全有必要的投资。

  正好也起到了在经济中间一个自然的转换,也就是我们探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驱动,这足以作为一个新的驱动。

  经过20年的努力以后,我们就会系统达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系,也彻底解决绿色地球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社会各界专业的人士从不同角度来讨论和完善系统的估算,希望我们能够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会,为我们未来20年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发展动力。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后编辑于:2024/11/15作者:xinfeng335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